close

陽谿穴  

 

#五俞穴#經穴主喘咳、寒熱

 

彩光養生/彩光活力

五俞(輸)穴,是指十二經的經氣,從四肢末端至肘或膝關節附近,各有五個重要腧穴,古代醫家將經氣的運行情況,比作自然界流水,像水流一樣由小到大,由淺入深,作用於頭面軀幹

就是井、滎、俞、經、合五個穴位,簡稱五俞穴

這些穴位除了可治療所在部位的病症之外,還常用於五臟六腑和頭面五官病。

 

五俞穴所治

難經曰:

井主心下滿,榮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

此五臟六腑井榮俞經合所主病也

 

【經穴】經主喘咳、寒熱

病變于音者,取之經

病人發病聲音都變了取經穴

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和咽喉病症

聲音變了,

經穴之五行屬性在臟屬金,金與發音有關,金與肺相應,與風寒有關。

經穴能溫通經絡,疏散風寒,

經穴對於病變導致聲音失常之症狀,皆有療效。

對於各經病變累及某一器官,功能失調者也適用。

例如:刺肺經之經穴經渠,能治喘咳就是有調整呼吸器官功能紊亂的作用,

又脾經脈連舌下,

針灸大成記載刺脾經經穴商丘,能治舌本強痛就是一例。

而前述之咳喘及舌本強痛亦皆能導致聲音改變,

此外心經經穴通裏善治暴瘖(見金鑒)亦是本於「病變於音者取穴經」的原則下使用的。

 

肺經經穴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心經

小腸經

經渠

陽谿

間使

支溝

靈道

陽谷

脾經

胃經

肝經

膽經

腎經

膀胱經

商丘

解谿

中封

陽輔

復溜

崑崙

 

綜合觀察各經經穴,

如:陽溪治牙痛(見席弘賦);

解溪治風濕面腫(見金鑒賦)及頦部、下頜、前頸病變;

陽谷(小腸經經穴)治頜腫口禁(見百症賦);

昆侖(膀胱經經穴)能定喘(靈光賦)及治齒痛(金鑒);

復溜(腎經經穴)能定喘;

間使(心包經經穴)可治失音(百症賦)皆與咳喘或口部發音有關,足見此一定律的確有臨床價值。

五俞穴-井主心下滿

五俞穴,滎主身熱

五俞穴-俞主體重節痛

#五俞穴#經穴主喘咳、寒熱

#五俞穴,#合穴主逆氣而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彩光活力 的頭像
    彩光活力

    彩光活力部落格 彩光活力

    彩光活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