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俞穴-俞主體重節痛
彩光養生/彩光活力
五俞(輸)穴,是指十二經的經氣,從四肢末端至肘或膝關節附近,各有五個重要腧穴,古代醫家將經氣的運行情況,比作自然界流水,像水流一樣由小到大,由淺入深,作用於頭面軀幹
就是井、滎、俞、經、合五個穴位,簡稱五俞穴
這些穴位除了可治療所在部位的病症之外,還常用於五臟六腑和頭面五官病。
五俞穴所治
難經曰:
井主心下滿,榮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
此五臟六腑井榮俞經合所主病也
病在時間取俞穴。
榮穴也有效。就是定時發病的病,選此穴。
肺經俞穴 |
大腸經 |
心包經 |
三焦經 |
心經 |
小腸經 |
太淵 |
三間 |
大陵 |
中渚 |
神門 |
後谿 |
脾經 |
胃經 |
肝經 |
膽經 |
腎經 |
膀胱經 |
太白 |
陷谷 |
太衝 |
足臨泣 |
太谿 |
束骨 |
俞穴有益氣化濕之功,善治中滿、倦怠、溏泄、疼痛之疾。
俞穴對於陣發性的神經痛及間歇性的發熱有效,
所謂:「時間時甚」就是有時間歇(停停),有時嚴重。
這種狀況的病變在臨床最為常見,疼痛除「傷風」及「癌痛」外,幾乎皆為「時間時甚」之痛。
蓋俞穴非屬土(陰經)即屬木(陽經),木主風,土主濕,
例如:風濕痛平時天氣好則平安無事,下雨天潮即疼痛發作。
還有瘧疾癲癇也是有間歇性的發作,這些都是俞穴主治的範圍。
用束骨治後頭痛顛頂痛,陷谷治前頭痛,臨泣治偏頭痛,效果很好,這些便都是俞穴。
此外用各經俞穴治風濕病痛也極有效,這都是從「病時間時甚者取之俞」的原則出發所致。
【俞穴】腧主體重節痛
俞穴可用來治療體重無力、關節痛
位於腕踝關節附近,臨床多用於各種風溼痺證、腫脹疼痛的治療。
“體重節痛”是指渾身痠懶,身體倦怠,關節疼痛。
按照時間發病的,找俞穴
每天晚上3點起床,屬肺經,選肺經的俞穴
每天晚上5-7點,屬大腸經,
每天晚上12點發病,屬膽經,選膽經的俞穴,
輸穴有益氣化濕之功,善治中滿、倦怠、溏泄、疼痛之疾。
輸穴對於陣發性的神經痛及間歇性的發熱有效,
所謂:「時間時甚」就是有時間歇(停停),有時嚴重。
這種狀況的病變在臨床最為常見,疼痛除「傷風」及「癌痛」外,幾乎皆為「時間時甚」之痛。
蓋輸穴非屬土(陰經)即屬木(陽經),木主風,土主濕,
例如:風濕痛平時天氣好則平安無事,下雨天潮即疼痛發作。
還有瘧疾癲癇也是有間歇性的發作,這些都是輸穴主治的範圍。
個人臨床常用束骨治後頭痛顛頂痛,陷谷治前頭痛,臨泣治偏頭痛,效果很好,這些便都是輸穴。
此外用各經輸穴治風濕病痛也極有效,這都是從「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的原則出發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