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光養生/彩光活力
衝脈循行路線
衝脈,奇經八脈之一
衝脈循行路線:
起於胞宮,下出於會陰,並在此分為二支。
(一)上行支:
(1)其前行者(衝脈循行的主幹部分)沿腹前壁挾臍(臍旁五分)上行,
與足少陰腎經相並,散佈於胸中,
再向上行,經咽喉,環繞口唇;
(2)其後行者沿腹腔後壁,上行於脊柱內。
(二)下行支:
出會陰下行,沿股內側下行到大趾間。
【脈經穴道】:
衝脈起點橫骨穴,係接足少陰腎經之氣沖穴,至幽門共十一穴。
在任脈中線左右各五分處,每一穴距離約一寸。
自小腹下橫骨穴開始,上行大赫、氣穴(功穴)、四海,中注、
盲俞(功穴)、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穴後至胸散佈任流行。
【生理功能 】
衝脈的主治病症:肝、腎和胃,腰痛、經痛、月經失調、骨盆腔、胃痛...等
古書云:女人的生長發育與衝脈、任脈、帶脈有關,所以衝脈與女孩子的生長發育,和任脈、帶脈一樣有極大的關係。
衝脈又起於氣衝,氣衝很靠近子宮,故臨床上衝脈與公孫兩穴,常有安胎的作用。
一、調節十二經氣血:
衝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串全身,為總領諸經氣血的要衝。
當經絡臟腑氣血有餘時,衝脈能加以涵蓄和貯存;
經絡臟腑氣血不足時,衝脈能給予灌注和補充,
以維持人體各組織器官正常生理活動的需要。
故有“十二經脈之海”、“五臟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稱。
二、主生殖功能:
衝脈起於胞宮,又稱“血室”、“血海”。
衝脈有調節月經的作用。
衝脈與生殖功能關係密切,囡性“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這裡所說的“太衝脈”,即指衝脈而言。
另外,男子或先天沖脈未充,或後天沖脈受傷,
均可導致生殖功能衰退。
三、調節氣機升降:
衝脈在循行中並於足少陰,隸屬於陽明,又通於厥陰,及於太陽。
衝脈有調節某些臟腑(主要是肝、腎和胃)氣機升降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