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我們遇到陽經的時候,我們的五腧穴屬性就改變了,變成

金(井)

水(榮)

木(俞)

火(經)

土(合)。

五腧穴的陰陽五行的性改變了,叫做金水木火土。 

大腸經呢 ? 大腸看《針灸大成》卷八第七頁,

《內經》曰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又云白腸

現在我們慢慢進入生理學的重心。

肺在上方,肺是三點到五點。

大腸經是上午的五點到七點,在卯時的時候,氣血流注到這邊。

平時練功夫,養生的時候,大腸是屬於腑,是屬於陽,所以在揉丹田的時候,是順時鐘的方向揉,這是我們揉的方向,順著大腸的方向推,可幫助排便。 

因為肺有肋骨,所以按不到。

但別忘掉了

肺主皮毛,所以手掌輕輕碰,氣就開始動了。 

1商陽穴

大腸經第一個穴道是

商陽穴是大腸經的井穴。

大腸經是金,跟那個井穴的屬性相同,都是金。

肺跟大腸是表裡,一個是陰金,一個是陽金。

肺臟是裡,大腸是表,這兩個互為表裡。 

為什麼會有互為表裡的關係呢?

我們人吸氣的時候,中醫認為吸氣是腎臟在管,吐氣是肺臟在管。

所以有病人氣喘時,問病人你是呼氣困難還是吸氣困難?

如果是吐氣困難,我們知道病在肺。

如病人說我是吸氣困難,那我們知道肺沒有問題,病在腎。

找西醫時,它才不管你是吸氣吐氣,全部是類固醇。 

為什麼說吸是腎臟在管,因為腎臟好的時候,這是小腸的位置,吸氣時橫膈膜下降,氣的力量透達到下面。

所以正常人吸氣的時候,橫膈會下降,一下降,會擠壓肝臟,這肝臟一壓到,像大氣壓力,一壓的時候,肝臟的血就出來。 

肝和大腸中間有個血管,肝臟的血從這進入大腸,大腸受到這個血會產生力量,所以會蠕動,把大便排出來,在二十四小時不斷進行。

所以呼吸不斷的在壓他的肝臟,兩個金在克木。

就像馬路上的樹要長的好,就要常常修他的枝葉。

所以木要長的好要看肺跟大腸的互動,這是第一個要注意的。 

第二個,大腸是白腸。

小腸把食物吸收以後,食物跟水就進入大腸,

因為小腸是火,會把大腸裡面的水氣化,像熱氣往上升,就形成天上的雲。

天上的彩雲就是肺。所以肺臟的水是來自大腸。

大腸來自地上很熱,所以成為一個循環。 

西方醫學知道大腸吸收水分,但不知道怎麼吸收水分。

大腸有那麼聰明嗎 ? 會自動分開食物跟水分。

當然沒有那麼聰明,這是因為小腸火在下面燒。

而熱氣上升到肺,肺有水氣形成津液就不會口渴。 

商陽也是井穴,少商商陽都是井穴。

我們放血在少商和大腸經的井穴商陽上面。

這是左手食指,商陽是在這個地方,我們點刺放血,少商」「商陽放血,大椎也放血,幾乎所有的燒  都可以去掉。

扁桃腺也可以治,但主症是在退燒方面。 

2二間三間

第一個穴道是大腸經的榮穴,我們叫二間

由於大腸經這個經絡五行是屬於金,

榮穴是屬水,因為大腸經是陽金。

所以,二間變成是大腸經的子穴。

大腸經的子穴,也就是說治大腸經實症。

大腸有實症時,在這瀉它。 

那二間穴怎麼找,

指頭彎起來這個地方,在這橫紋頭這裡。你可以看到紋頭在這邊,看到了沒有?在紋頭上面​​一點點下針,記得我說的穴道一定在骨頭邊,如果直接下在紋頭上,因為那裡有痛神經,所以會很痛。在指頭旁已經很痛了,你不能又在痛神經上下針。 

二間穴怎麼下,將病人手彎起來,不能直的下,要彎曲指頭,然後一壓,一壓肉會比較多,比較不痛。這是我們下針的手法。 

所謂實症,大腸經的經穴走向是由手走頭。

例如,我們抬手有三個動作,

第一個是手沒辦法前抬,就是大腸經。

手不能梳頭了,是三焦經。

手不能往後擺是小腸經。

我們手上面有三條陽經,手三陽控制三個動作。

西醫說五十肩  ,就在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上面治療

而虛實要看病多久,在該經的子穴、母穴上下針即可。 

所以現在知道實 ​​症是痛是拒按,從二間穴跳過來,進入手掌有個關節縫,這個縫就叫做三間。針下去的角度,平時我們這樣子下針。很有名的三間勞宮,手掌的中心是勞宮,講到心經時會再介紹,

三間穴下到勞宮穴主治風濕關節炎 的腫痛。

當手不能握拳,針下去,二十分鐘,起針,就可以握了,隔天會更好。

三間也可以透到後面的穴道,也就是合谷穴

3合谷穴

這個合谷穴怎麼找呢,把病人手一握,虎口高起來的地方,最高點就是合谷

合谷是非常大的穴道。陽經有原穴。陰經沒有原穴。

合谷穴就是陽經的原穴,原穴沒有井榮俞經合屬性。

前面我們有治療法則就是原絡治療法。 

就是取它當病經的原穴。

我們合谷穴就是大腸經的原穴,那所謂的原絡治療,這個就是病經,就是指表經或裡經的絡穴。 

虛實症之診治

舉個例來說,大腸經的實症,那有的時候,剛好痛一個星期,到底是實症還是虛症。

我把虛實在細分一下。 

實症呢,就是痛,差不多一周之內。

超過一周以上,病人會實帶虛,就是痛多酸少。

再久一點變虛中帶實,酸多痛少。

如果說純虛症,就不痛,只有酸。

實症很簡單,用子穴去瀉它。

實中帶虛就先瀉後補,因為痛比較多嘛,後補,後面補它。

虛中帶實,先去補它,再去瀉它。

純虛症,用補的手法。

所以,病人是純實症或純虛症時,有的時候用一個穴道就好。 

有酸有痛時。

我到底要先下子穴還是母穴呢?

痛比較多酸比較少時,先瀉後補。

第二種呢,扎原穴,扎病經。 

大腸經又痛又酸,就用原穴,對面的原穴下針,針原穴就像你跟身體講話,我知道你的病在大腸上面,這時候扎肺經的絡穴,表經跟裡經的絡穴,肺經的絡是列缺

你今天下原穴,再下表經或裡經的絡穴,病就去掉。這樣就是原絡治療了。 

陰經沒有原穴,陽經才有。

那大腸經的原穴,合谷

書上卷八第九頁,虛實皆拔之。虛症或實症都可以治療。 

合谷用法非常多。

第一個如果你灸合谷,沒事用生薑灸,用在臉上青春痘很多,效果最好。

灸了以後臉會很乾,就不會再出油,用在油性皮膚上,氣很旺,灸合谷

那女人美白呢,灸合谷,皮膚會變很好。

我們有一個奇穴,這合谷哦,這是大拇指的地方,我們看內側的時候,這邊有個骨頭,那邊有個骨頭,這是合谷穴哦,在這兩個骨頭快到交叉點的這邊還有個穴道,這個穴道特別有個名稱,叫牙痛合谷 

大腸的脈是走到上面的牙齒,所以上牙痛  在大腸經治,我們下合谷穴

右邊上牙痛。我們會扎左邊,因為左病右治嘛。左邊牙齒痛,下右邊。正好門牙痛,兩邊都下。牙齦腫脹很大,齦交放血,刺破放血出來。下針也可以,一般是針刺下去,血出來就好了

。這是牙痛的止痛穴,這個地方有脈,要用指甲切一下。你表面上可以看到青筋,不要紮到青筋,青筋就是靜脈。把它移開一點,穴道很大。扎牙痛合谷,不要太靠近骨邊,會傷到骨膜,順著骨邊下去很痛。 

合谷穴婦人懷孕時不可以下。

你們就記得合谷穴,懷孕不可下針,可瀉不可補。現在你知道補瀉啦!

大腸經是從四肢末梢往身上走,如果順著氣血下針,就是補。

同樣一個穴道,逆著下針就是瀉。

孕婦在合谷上可瀉不可補(因補了會落胎)。 

如果是肩抬不起來,痛在這邊,針扎到合谷穴引到氣後,把它提起來,提到皮膚表層,再逆著大腸經的經下針,這是瀉。

如果痛沒了,還有酸,就再提起來到皮膚表層,再順著大腸經下針,酸就去掉了。這個穴道,我一直在講,如果合谷脈動,中醫在接生小孩的時候,摸產婦的脈,中醫是看孕婦肚子在陣痛,

如果合谷有脈在跳,一路跳到食指這邊,表示要生了。

如果只有陣痛而脈沒有浮跳起來,就是假性的陣痛。

馬上可以知道是不是要生了,因為合谷是氣脈之所在。 

這是大腸經走的地方,看食指,這是左食指,我們用在小兒科,我們叫風關、氣關、命關。 

我們看小孩子的病的時候,把小孩子的手拿起來一看,

這邊有一個黑的青筋,風關這邊。病在淺,在表,很好治。

到了氣關的時候,病就比較重。到了命關,小孩子就走人。

這是醫書這樣講,你不能看到病人到了命關時,你就放棄治療,你還是要看有什麼補救的方法,不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放棄。這是我們看青筋,辨小兒科病症在這邊。 

4陽蹊穴

再來是陽蹊

陽蹊穴很好找,手握起來,這邊有個一個凹洞,有兩個筋的凹洞,這凹洞叫陽谿

陽谿是足陽明胃經的經穴,屬火。

卷八第九頁書上里面的內症目風赤爛,寒熱瘧疾,往來寒熱,你們可以參考看看。我們真正在治這些症的時候這些穴道很少用。這就是針灸不好學的原因,因為臨近的穴道治症都很像,穴道全都可以使用,所以穴道很難取捨。

在臨床,陽谿很少用過,除非對方有對稱的痛點,我才會用。

以後我會講到對稱治療。

否則往來寒熱怎麼用陽谿?我們有更多好的穴道。 

5、四關穴-合谷太衝

對不起,這要補充一點。我們身上有四個關很重要。

有四個關,合谷是兩個關。

腳上還有兩個穴道,就是太衝穴

太衝就是腳的合谷,在腳大指跟二指中間。

那開四關目的是什麼?

有病人來找你,你問病人你哪裡痛?,病人回答,我到處都痛

我們有十二經絡,病人不說那個經絡痛,要怎麼下針呢?

這時,就下合谷太衝、下四關。

下完以後,病人就會說,現在我知道了,

我的痛在什麼地方。然後我們再看經絡取穴道。

這是我們的合谷還可以做診斷用,

合谷是氣穴,所以合谷穴越大越高,氣愈足

病人久病的時候,合谷肉都沒了,凹進去了。

中風的人一堆都是這樣子,肉都沒了,

所以合谷很重要,可以看到氣的興衰。 

6偏歷溫溜穴

再來是偏歷穴偏歷穴是手陽明的絡穴,與肺經的絡穴列缺是通的。

這也是反關脈的地方,大腸經絡穴。

由於有絡穴存在,所以陰陽是互相平衡的。

這是正常人,如果是不正常的人,要想辦法讓他平衡。 

偏歷穴治症很多,像肩痛啊,

如果大腸經遇到實症的時候,

我們可以用偏歷穴,像牙齒痛 、耳鳴  

虛則齒寒,怕冰冷、怕風吹,我們補之。

所以絡穴和原穴可以做補瀉,一個穴道就可以做補瀉。 

再來就是所謂的溫溜穴溫溜穴就是偏歷上兩寸。諸位看這手肘,肺經一定在骨頭的陰側,而大腸經在骨頭的外側。

偏歷穴上兩寸就是溫溜穴,扎這穴道要從這個角度下去,這裡有個骨縫。 

溫溜穴是大腸經的郄穴。

因為大腸經的郄穴,所以大腸經的炎症,我們都可以用它。 

7曲池手三里穴

我們講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都從曲池往回頭找。

曲池是人身上的大穴。將手肘彎起來,曲池一定是拱手取,在這個紋頭與肘骨中間,不能下太靠近手骨,要過來一點,不然會很痛。直針進去。

曲池就是大腸經的合穴。

曲池的穴性,在大腸經的陰陽五行里屬於金,那土生金,而合穴是土穴。變成曲池這個穴道呢,是大腸經的母穴。

所以大腸經的虛症在這補之。

什麼是大腸經的虛症,我肩膀痛  ,痛半年了、痛三四個月了,就是虛症。在曲池下針,本身就有補的效果。 

捻轉針手法

在這教捻轉法,在這不好用迎隨①,因為順啊逆啊的迎隨很痛, 

所以我們可以做捻轉。捻轉不要記用心想的,這氣血是不是這樣上來的,

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蹊偏歷這樣往上來的,我剛才念的穴道就是氣血的流向。那你針下去,感到酸就是氣到了。氣到了開始做補瀉,我們可以用捻轉法。方向是這樣子過去,很快的過去,很慢回來,很快的過去,很慢回來。不要一直過去,一直過去也不好,針會卡在那邊。針卡住怎麼辦,上下一寸各下一針,這樣就可以出來。如果硬扯肌肉都會一起纏出來。這是我們下針的手法,這是捻轉法。既然要補,補是採陽數,瀉是採陰數,所以我們常用補五下,瀉六下。 

捻轉法一般用在不方便使用迎隨的地方。迎就是逆著它、迎就是氣血這樣來,逆著扎就是瀉。隨就是順著它。 

迎隨法要用在可以迎隨的地方,像二間迎隨很痛,那曲池穴迎隨也很痛,那就用插提法、捻轉法。

曲池穴除了是大腸經的母穴以外,

曲池也是上半身,肚臍以上的消炎穴。 

所以皮膚癢  ,因大腸與肺表裡,我們可以下曲池,而合谷是氣穴,

所以上半身的皮膚癢最好的治療是合谷曲池同時下針。

因為曲池也有消炎的做用,皮膚癢時,針下去約二十分鐘後,病就好了。

下針的同時癢也就去掉了。

止癢的效果非常快,上半身止癢以合谷曲池最有名。

我們休息一下。 

我們補充一點。我們有個歌訣叫面口合谷收

所謂面口合谷收的意思是,面部的病,口部的病,都可以在合谷下針。

比如說面部中風  的時候,下合谷

我們常常下面針的時候,會先下合谷,因為有麻醉作用。

有時我們在面部透針的時候,因為會比較痛,所以先下合谷,這樣可以少痛一些。先下合谷,下完合谷後再去透。要透這邊的時候,記得下對側。 

曲池用的機會非常多,可治肩膀痛、皮膚癢等等。

曲池穴往下兩寸,叫三里

這個三里也叫手三里,另外一個名稱叫扭傷穴

有人腰扭傷  ,扭傷穴針下去,左右捻捻,叫病人慢慢活動,扭傷就開了。

比如說,落枕  或脖子突然不能動了,趕快針手三里 

那自己落枕時:有一種方法。早上起床,發現歪頭一邊不能動,馬上躺回床上去,枕頭在這邊,人是這樣睡的。很多人落枕脖子彎一邊,教你一個方法。躺過來(掉頭睡),讓頭自然下垂(在床沿外),手自然下垂,躺平,三分鐘、四分鐘,慢慢呼吸,讓身體慢慢扭回來,讓頭慢慢扭回來,當場就好。 

這個不要教人家,不然生意就跑了(一笑!)。

所有受傷,撞車、打球受傷,高處跌下來等,真正受傷的是事後,不是事前,受傷是因你起來太快而受傷。一旦受傷時,要保持那個姿勢不要動,讓身體去適應那個姿勢,再慢慢站起來,就不會受傷。本來沒有這個pose,也沒有預備這個pose,所以會受傷。所以要保持不動,三分鐘後慢慢起來,受傷就去掉了。

你受傷是因為氣血還沒有習慣,所以說受傷是事後。 

8肘髎巨骨穴

曲池直下連至陽蹊穴,往下兩寸是手三里

手三里往下一寸上廉,再往下一寸,就是下廉

在陽明經上都可以治療乳癰、硬塊,或手臂的問題、手臂的病。

治症看書上就可以了,不用花時間講它。 

再來進入肘髎,這個曲池穴,在拱手的地方,往後有個大骨,過這個骨頭就是肘髎肘髎也可以下針,打網球受傷,就是這受傷,也可以放血,用火罐吸一點血。這是肘髎。 

再來是五里穴肘髎穴往上三寸,就是五里穴

這個穴道呢,禁針,因為有大動脈在,所以知道就好了,很少用。

再來是臂臑臂臑從手肘上七寸,也可從肩髃找,從肩髃最好找,我們手臂上有個凹洞,那個凹洞就是肩髃穴

肩髃穴下兩寸,就是臂臑,在兩個肌肉的中間。一開始開宗明義講的,穴道會在肌肉之間,才不會碰到骨頭。

與這個臂臑是手陽明絡手足太陽陽維之會,

是幾個經絡會到的地方,主瘰癧  、臂痛不得舉  等等。 

 

中風八大穴

再來是肩髃,這是我們中風 的大穴。

我們中風有八大穴,百會肩髃穴曲池穴,這都是大穴。

手整個彎起來,針下合谷,一路透到後溪,用三寸針,這針從這邊透過去,合谷透後溪,不要透出來。病人已經很痛苦了,你還亂透。 

穿過去透到了後溪。中風筋攣起來的時候,搬它都很硬。針一下去,自然就張開來了,很聽話。這是我們治療中風。還有腦後方的風府穴,舌強不語,突然不能說話,很痛苦,這都是我們的中風大穴。 

肩髃穴呢,這是手陽明、陽蹻脈之會。主中風

倒數第三段,風病、半身不遂  ,不能張弓射箭。 

肩膀的問題,肩髃穴非常好。

所謂近取跟遠取,就是病在這邊,就在這下針。

而遠取,這是肩髃,不在這下針。那近取穴,在天應的地方下,我們有必要在左邊下針配合右邊下針,治療來說以對側取穴最好,要看什麼病。

有的時候要近取,有時要遠取。所以要記得肩髃穴是中風的大穴。

我們有一針很有名,叫肩髃透極泉。極泉就是手胳肢窩下方的這個地方。肩髃可以透到極泉這個地方,只有一個角度透過去,這是治療狐臭  的方法。那用什麼角度呢,你看這個手臂,手放這邊,病人手過來。病人的身體跟肩膀成九十度,手自然下垂,就這個角度,這樣肩髃可以透到極泉,專治狐臭,沒有補瀉,左轉右轉,我們這裡沒有人有狐臭,面試時我已經檢查過了。 

巨骨穴很好找

肩髃上來,這兩邊骨頭有個縫,這就是巨骨穴

你可以看銅人,這兩個骨縫中間,這壓一下去,病人會很酸,這是巨骨。那是手陽明陽蹻之會,跟肩髃一樣。一般來說禁針,因為下面就是肺,所以知道位置就好了,為什麼要知道位置,因為幫助辨證,像知道是大腸經的問題,不是要去下針,而是知道痛在那個經絡,其實我們用很少,但還是要知道。

巨骨穴,第二行下方,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伸,我們有更好的穴道,比巨骨還好,將來會介紹到。 

9天鼎扶突穴

再來天鼎扶突,我們看銅人最清楚,這個銅人脖子上有一條大筋,有沒有看到?大筋的外側,就是大腸經,內側是胃經

所以大腸經跟胃經隔著一條大筋。這邊有一個動脈,

天鼎就是在一個大筋跟肋骨交接的地方。

再來是扶突扶突就是從廉泉一路下來到大筋的外側,這個穴道很少下,但你要知道這個位置屬大腸經。

大筋的外側是大腸經,內側是胃經。

有的時候腫瘤在這邊,長在外側就知道病在大腸經上面,在內側就知道在胃經上面。

所以,你們要知道穴道的位置跟經絡的走向,不見得一定要下針,但診斷用的到。像扶突穴正好在喉結這邊,在脖子上下針時,用手指頭先把筋捉住,然後順指頭推進去,有動脈在這邊,要把脈移開來,下五分,要下很淺。這穴道用的不多,除非是很嚴重的喉嚨腫脹,沒有聲音的,講話講不出來。

書上說,喉中如水雞(青蛙)聲,你們聽過水雞叫沒有?以前鄉下聽過,聲音比較尖銳一點,表示講話聲音變調了。 

10禾髎迎香穴

再來是禾髎迎香。由鼻子下來到鼻頭,這個是兌端、這是嘴唇,那中間是水溝(人中)。

鼻孔下方這邊,這就叫禾髎穴

禾髎穴,左右各兩個。左邊這個是從右邊過來的。再過來鼻旁開五分,這個穴道我們叫迎香穴 

迎香穴是大腸經最後一個穴道。

禾髎穴可治鼻子的問題,如鼻竇炎、鼻子不通。

迎香,就是治鼻不聞香臭,就是迎著香嘛!你針下去,香味就聞得到。 

禾髎要下很淺,下約五分,迎香穴這樣下去就一點效都沒有。這不是老師傅的手法,老師傅的手是這樣子的,這是眼睛,這是迎香,針扎進去後,不要紮太深,透過皮層後然後倒下來,把肉拉起來,一路往這邊透。將針倒下來刺,透到這個地方,旁邊就差不多是山根。不要紮太深而扎到眼骨。這個穴位我們叫內迎香 

下針進去後,針柄在這,透到內迎香外迎香內迎香就厲害了,兩個鼻孔不通,兩邊都透,一下就通了,鼻竇炎時效果非常好。你在透迎香時,麻煩對側合谷先下一針。一個鼻孔不通,同側透一邊就好了,要先扎對側的合谷穴 

這個穴道是治鼻科的病,千萬不要透出來,針下去是立竿見影,病人很嚴重的鼻塞,迎不了香,直接扎迎香穴還是不會好,要透過去到內迎香一下就好。臉上都是下針,不用灸,在這灸會暈倒,都是煙,不能呼吸,要害人也不是這樣害的。迎香走完以後,大腸經的經穴終了。 

 

arrow
arrow

    彩光活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