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光養生/彩光活力

禿髮的救星--「茯苓」除濕、健脾胃

壓力大與過度節食、西化飲食,體質濕氣重,過度染、燙髮….等,造成毛囊的損傷。

按壓 頭皮時,頭皮軟如棉,頭痛、頭暈頭沉重戴像帶帽子。

這是濕氣停留在頭皮的最重要指徵,

這是屬寒濕性體質,

平常貪圖吹冷氣,愛喝冷飲,愛吃涼菜,將濕邪深深地埋在了體內,導致脾胃損傷,脾的運化水濕不利所致。

“髮禿”是濕邪對人體的傷害

中醫單用一味「茯苓」除濕、治髮禿

岳美中一味「茯苓飲」治”髮禿”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藥報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83a68a0102ebz7.html

徐某,男性,21歲,於1974年7月6日診。
患者系"髮禿症”,頭頂上如胡桃大圓圈,連結成片,漸成光禿

見者多說此症難愈,心情懊憹,憂鬱得很。
切其脈濡,舌稍白,無其他痛苦。

為處一味茯苓飲,茯苓500~1000g,為細末,每服6g,白開水沖服,一日兩次,要堅持服一個比較長的時期,以髮根生出為度。
約服兩月餘,來複診,發已叢生,基本痊癒。
岳美中先生憶及患者其父10余歲時,亦患髮禿,脫去三五片,當時即曾投以一味茯苓飲,3月後發生。
張石頑說:“茯苓得松之余氣而成,甘淡而平,能守五臟真氣。

其性先升後降。”

《內經》言:“飲人于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知淡滲之味性,必先上升而後下降,膀胱氣化,則小便利。
“髮禿”的形成,多因水氣上泛巔頂,侵蝕髮根,使髮根腐而枯落。

茯苓能上行滲水濕,而導飲下降,濕去則發生,雖不是直接生髮,但亦合乎“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治療法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彩光活力 的頭像
    彩光活力

    彩光活力部落格 彩光活力

    彩光活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