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彩光活力
藍光治療黃疸
如今在醫學及非醫學的應用,已廣泛的使用色彩為治療工具,多數大醫院的婦產科使用藍光(450微米)來治療小而黃疸,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新生兒有些症狀主要是ㄧ種稱之為膽紅素的黃色化學元素累積在皮膚及身體組織,終至皮膚泛黃。
盡管對一新生而來說,要自己清除這有毒的元素是困難的,但是利用光來分解,讓身體輕而易舉的就消滅毒素是易如反掌的。
關陽光和小兒黃疸間的關連,最初是在1950年代受到矚目,而1968年由佛蒙特州立大學的傑洛德。盧西(Jerold Lucey)柏是臨床證實。
他發現將患有黃膽的嬰兒暴露於全光譜或藍光八天後,他們的膽紅素及降至安全範圍內,在光療法之前的治療是有風險性的「交換輸血」,
如今,雖然強烈的藍光是最普通的治療,太陽光或全譜光(接近人工儀器)同樣證實有效,且就個人觀點而言,更加安全與自然。
有些醫學研究人員認為:小兒黃疸乃因嬰兒器官的不成熟所致。例如:肝臟尚未發展到足以自人體排除毒素。另外有人認為是現在的人為因素引起,無窗戶的看護場所,缺乏足夠的陽光。
既然肝臟去毒的能力因不同的光線而不同,所以小兒黃疸是否因未成熟的肝,或者因新生兒未接觸陽光的直接肇因是值得質疑的。
至於新生兒父母的生活型態習慣亦需注意,在1900年,超過75%的美國人口在戶外工作,而1970年時,不足10%的人從事戶外工作,在過去20年內這比例降的何其多?檢視陽光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我們或許正製造著一種流行慢性病。
本文摘自:光-未來的醫學
賈寇柏。 賴勃曼 博士著
世茂出版社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