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彩光活力

 

一般新生兒黃疸,大都使用藍色光做治療,也就是俗稱的"光療法",

"光療法"主要是以藍色的燈光,照射在嬰兒皮膚上,經由[藍色光]將脂溶性的未結合的膽紅素改變其構造,將其分解為對腦無毒性的產物光學膽紅素,使它易於溶於水中,而且比較容易快速的經由膽汁或尿液中予以排出,經由照射[藍色光]的刺激,增加肝臟對膽紅素的排泄作用。

 

新生兒之黃疸及光療法

本文源自科學月刊,網址如下,內附詳細圖片,請到下列網站閱讀http://library.hwai.edu.tw/Science/content/1986/00010193/0014.htm#

光療有效的原因二十多年前,英國艾塞克斯(Essex)郡的護士沃得(J. Ward),常常在大晴天把她看護的早產嬰兒抱出去曬太陽。

一天她發現有個患黃疸的嬰兒曬了太陽之後,皮膚裏的黃色退了許多。於是醫院的醫生試著把黃疸的嬰兒帶出去曬太陽,

然曬後他們皮膚中的黃色退掉了不少,而且血液中的膽紅素(bilirubin, BR)含量也跟著減少,這種方法就是「光療法」

光療法發明之後,使用普遍,而且只有好處並沒什麼害處。

血液中的膽紅素若過高(超過0.25mM,或15mgdl)會傷害腦細胞(其中的生化過程不詳)。

治療的方法除光療外,只有換血,但換血的手續很麻煩。

至於光療有效的原因,一直到最近才揭曉。

血紅素的代謝過程

紅血球在人體中平均壽命約一百二十天。我們每分鐘生產且同時銷毀3×106個紅血球。血球中的蛋白質先水解成胺基酸,再作為合成新蛋白質的原料;而血基質(heme)則經細胞膜裏的血紅素氧化處理,在分子中油脂性的α點切開(見圖二)。切開的產物為一氧化碳及水溶性的膽綠素──膽綠素即常見於蛋殼上的藍綠色素

通常我們只以為抽煙的人呼氣中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其實人體呼氣恒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之量可測知紅血球銷毀的速度。膽綠素再還原即成膽紅素1BR,1)。

膽紅素不溶於水,若比較膽紅素與膽綠素的化學構造,實在看不出來它們溶解性質的差異為什麼如此大。原來膽紅素之立體構造,實為圖三所示:分子中的酸基與氮原子上的氫形成很緊湊的氫鍵(點線表示),水分子插不進去,故不易溶於水,只溶於油脂中。

將膽紅素及膽綠素混合,若以氯仿作溶劑,只有膽紅素能溶於其中;而以甲醇作溶劑,則只有膽綠素會溶(見圖四)。

於是膽紅素常結在白蛋白(albumin)及肝裏的ligandin蛋白質上,而不能由尿或膽汁中排出體外。膽紅素既然有毒,人體得再進一步在肝裏,將它用尿甘酸酯化,所形成之膽紅素尿甘酸化物則易溶於水,很快地從膽汁中排到大腸去。

我們平常不會注意到這個代謝過程,除非有肝病或烏青瘀塊。

青瘀塊痊癒時會變黃,是微血管中擠出來的紅血球所引起的。

而肝或膽有病時,體內膽紅素及膽紅素尿甘酸化物增多,眼球鞏膜或皮膚即呈黃色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新生兒卻很特別,他們肝中的膽紅素尿甘酸基轉移活性很低。在出生第一星期中,體內之膽紅素量較高,約6mgdl,然後肝臟漸漸能把它變成水溶性的尿甘酸化物而排出體外。

嬰兒體質較差的(如體重輕,或是不足月而早產),肝就來不及把膽紅素代謝掉而呈現黃疸。膽紅素易溶於油脂,是以很容易透過血管與腦神經細胞間的屏障,傷害神經組織而引起腦病變(encephalopathy),影響智力或耳聾,甚至可能致命。

所以新生兒體內的膽紅素量若超過15mgdl以上,

醫生會把小孩眼睛蒙住,放在強燈光或太陽底下曬上二十小時以上。

血紅素代謝過程,先經過一個水溶性的膽綠素。

人體為什麼不直接把容易排泄的膽綠素去掉就算了,為何多此一舉地把它變成油溶性的膽紅素呢?

爬蟲及鳥類就是只生成膽綠素而排泄掉的。但是哺乳動物的胎兒是先生存在母體中的,他的排泄物一律要經過血液,在胎盤中跟母體的血液交換廢物,再由母體排泄出去。水溶性的膽綠素透不過油脂性的胎盤細胞膜,也就不能交給母體

所以,哺乳動物才演化出下一步的代謝作用,把它變成油溶性的膽紅素,這才能進入母體,讓母體的肝臟解決排泄問題。

一旦出生之後,嬰兒自己要解決膽紅素的排泄,肝臟才慢慢地開始生產尿甘酸基轉移所以初生的哺乳動物都有短期的黃疸現象,過了一星期才進入「正常」。

有少數嬰兒則需要光療以防中毒。

光療有效的原因

為甚麼光療對新生兒黃疸有效呢?

膽紅素見光之後,分子內的同邊Z形雙鍵之一變成異邊的E形(見圖五之中上)。變成4Z,  15E之膽紅素,也就是右上角的氮原子位置翻了個身,分子內有一半的氫鍵解開了,可以跟水分子形成氫鍵而溶解,輕易地排到膽汁中(見圖六)。膽紅素與光作用除生成E形異構物之外,也生成圖七及圖八等水溶性分子。至於在人體內,光與膽紅素的作用機制如圖九所示。

參考資料

1. W.B. Karp, Pediatrics, 64361, 1979.

2. R. Schmid, A.F. McDonaugh, In "The Metabolic Basis of Inherited Disease", J. B. Stanbury et. al., Ed., McGraw-Hill , N.Y. Chapter 51, 1978.

3. D.A. Lightner and A.F. McDonaugh, Acct. Chem. Res., 17417, 1984.

袁尚賢任職於美國Tracer Technologies Inc.

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

 

 

 

 

arrow
arrow

    彩光活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